新浪体育讯 8月2日抵达了里约,已经3天了,我才写第二篇手记,不是我懒了,而是我蒙了。
从2002年世界杯开始就出来跑大赛,世界杯、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亚洲杯各种比赛4年一个循环,一个赛事的结束,就是下一次准备的开始。但是我不得不说,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是我这辈子跑过的大型比赛中,最令人崩溃的。
各种不靠谱的事情从第一天开始就扑面而来。让我这个在2年前留下还算不错世界杯回忆的人是如此的措手不及。
对于记者们来说,大赛前的准备是非常重要的,每天比赛进行的时间地点,通讯手段,发稿流程都是非常敏感的事情。每天能少走1公里就要少走,用来保存体力,因为我们可能要在赛后奔跑下3层楼去混合采访区追逐选手。能在路上节省半小时,那就是睡眠和战斗力。
对于前方的记者们来说,吃饭通常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保持清醒的头脑可以写稿才是重要的。但是在抵达巴西3天后,我一直处于半蒙的状态。很多原本可以事先解决的事情,在2014年世界杯的时候完全不需要考虑的事情,这次却变得完全没有头绪。开赛前的3天,理清工作线上的各个节点,成为了我的主要工作。这些矛盾,使得我头昏脑涨地没法安静下来,写一篇反应自己心情的手记。
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愿意看一篇牢骚,但是只有到了国外,碰到了各种不靠谱之后,才会返现,原来我们在国内的那些抱怨是多么的矫情。
坐在MPC主新闻中心有点发凉的工作台上,看着准备出发去看开幕式的各国记者,心情灰暗。2016年的奥运会对于我来说,没有以前的那种投入比赛采访的兴奋。反而是比赛还没开始,就已经疲惫不堪。
8月2日抵达后,在路上碰到了3次车祸,堵车2个多小时,才吃了第一顿烤肉。印象里比2014年贵了不少,我们当时在伊图的那顿只有50多雷亚尔。
第二天就是奔MPC主新闻中心趟路。
这次我们新浪的工作间设置在了到MPC直线有1.8公里的一个小区里,斜对面就是跳水、网球场馆。1.8公里对于那些每天闲得没事跑步的人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对于记者来说,这却是一个很尴尬的距离。走过去有点远,打车却又太近。而且看着是1.8公里,实际上因为护栏阻隔,远远不止这个距离。
你可以试试每天背着笔记本和各种材料在早上8点出去,走这1.8公里30分钟,投入紧张的新闻大战,晚上再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回来。对于记者来说,我们宁肯下楼在媒体班车上堵车能眯眼休息50分钟,也不想多走500米消耗体力。好在公司租了车,每天早上可以给我们送到MPC附近,但是安保栅栏的阻挡,使得我们还是要再走1公里才能抵达安检的门口。
8月3日,从新浪前方报道团赞助商的联想ZUK手机U健康程序里,我看到自己走了大约8.5公里。这还是在MPC的来回,而其他去跑场馆的记者的消耗就可想而知了。
里约奥运会的MPC各种设定又复杂又麻烦,在第一天就伤害了我不少脑细胞,巴西人在自己的解释中,英语葡萄牙混用,更是令人感到无所适从。上网要一个设定、各种填表,密码;上奥运会的INFO查询系统也要各种设定;PIN 的密码更是不通用而且复杂。更要命的是,奥运会记者使用的手机APP TM,即MEDIA TRANSPORT PLANNER在中国的安卓手机上装不上,装不上,装不上啊。
在国内一般很少用GOOGLE PLAY下载,就是有也是较为适合中国的安装方式,但是奥运会的这个安卓APP很不友好,我们根本装不上。相比之下,拿水果机的记者就没问题。头疼,好在联系上了联想ZUK团队帮忙,帮我们拿出来了这个程序,进行了一些改装才解决了问题。为了搞定这三个系统,来来回回花了我4个小时。
当系统通了那一刹那,真的有如释重负的感觉。在微博上大大感慨了一番。结果被中国代表团的同志看到了,找我要求分享经验,又咨询联想的ZUK团队工程师,搞定了组委会做的那个有问题的RIO 2016的安卓APP下载安装。“村里代表团的人这下都能通过这个实时掌握比赛动态了。”得到这个回答,稍微感到也是为中国体育事业做了点贡献吧。
比起2012年伦敦奥运会来,里约奥运会媒体中心的中国志愿者地位较低,并不处于核心地位。她们的人数也较少,很多事情不是很清楚,所以更增加了我们理解工作的难度。伦敦MPC的饭之难吃之贵,使得我对英国充满了鄙视。还记得当时的米就是那种硬硬的长粒米,黑暗料理都是东3区向西的,说是有地中海吃食,但是估计挑的是地中海最糟糕的吃食。
不过,伦敦的餐饮楼至少有4层,记者吃饭的地方宽大,几乎可以随到随吃,不用太排队,填饱肚子不成问题。但是里约奥运会的媒体餐厅之小,排队之长,让我这样在北京公路的拥堵中已经锻炼了很好的耐性的人,也感到无所适从。
被吐槽为21世纪最差的伦敦奥运会在媒体间至少还能买到寿司或者菜卷,稍微果腹,但是在里约MPC,一切都要去下面排队,不耽误你一个半小时,你绝对是拿不到吃的,而且还要惩罚你看着吃的吃不到嘴边,必须称重。
8月3日第一次吃饭,从排队到拿到吃的用了40分钟,然后还用30分钟等待称重付款,公斤饭是巴西的一大特色,按照你拿的食物重量付钱。看着食堂里收款员那一点也不利索的称重收款能力,很多老外实在等不及,排队的时候就抓着吃上了。公斤饭的价格是1公斤98雷亚尔(约200人民币)。这简直是另一种抢劫,在外面的食肆里,这种公斤饭一般只有这里的1/3价格。
第一天我们采访团中的重量级选手董正天吃了160人民币,一下子就吃穷的口袋。我还好,只吃了100人民币,发在微博上,很多人都在关心我吃没吃饱。吃没吃饱其实不重要,我想说的是,在空调开得很足的食堂里,你拿着食物等待付款结束后,再去坐下吃,原本就半温的饭菜已经像从冰箱里拿出来的一样冷了。
所以从8月4日开始,我宁肯饿得饥肠辘辘,也不想再去遭这份罪。啊——伦敦,真不能算是最差的了。
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后,英国记者调侃着感慨说,光北京开幕式上发的免费瓶装水,就能让联合王国破产。这话说的有点夸张,伦敦奥运会只给记者提供桶装水和并不充足的杯子,想喝瓶装水要花钱购买,不过也不会比外面提价。但是在里约,MPC里的一切都比外面要贵3倍,一罐雪碧要6雷亚尔(12人民币),到底是谁疯了呢?
作为世界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巴西的咖啡很有名,但是整个媒体中心上千记者只有一个免费的饮料吧,每天喝一杯水跟抢一样。
8月3日,我笔记本里的监控系统告诉我,MPC里的网络速度最高达到过83K下行,这速度几乎相当于我在用调制解调器拨号上网。是不是有一夜回到上个世纪的感觉。
8月5日,组委会终于安装了一个强制下线系统,在一定时间里,把没有链接互联网的MPC中心电脑强制踢下线,这才使得现场的速度勉强有了提升。
今天,在媒体中心外的制证小屋,再次体验了一下巴西速度。7、8名工作人员闲瞪着我们10名左右的记者排队为同事申请访问证件。只有2人在穿梭着审核访问日证,记者们等得心焦不已,而闲着的人一点也没有过来帮忙的意思。整个现场的场景,让人不禁想起疯狂动物园的闪电树懒。
排队在身后一位来自美国、胸前有着组委会证件的女士对我们笑着说:“这是文化的不同吧。”
好吧,宽容一点,奥运会本来就是来感受不同文化特点的吧。(周超)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