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度!部分国人已告别金牌情结 正领悟奥运真谛

2016年08月07日19:24    新京报 收藏本文
不止为冠军!不止为冠军!

  金牌不过是奥运的附丽,享受比赛比赢得金牌更重要。“金牌不在榜上,而在每一个人的身体里”应该成为共识。

  昨晚,我看了女子十米气步枪的决赛直播,如果放在以往,我会盼着外国选手失误,让中国选手顺利为中国夺下首金,但事实上我并没有这么想。整场比赛我都很淡定——于我而言,这不过是一次特殊的视觉经历而已。美国小将把金牌拿走,我为中国选手遗憾,但也仅此而已。

  遍览网络,好像持我这种心态的人并不少。杜丽易思玲失金,“恭喜杜丽获得银牌”、“拿银牌照、铜牌同样值得尊敬”这样的跟帖俯拾皆是;孙杨输掉400米自由泳决赛,网上的声音也多是鼓励、安慰,倒是他自己赛后放声痛哭,让人觉得他心中的那根弦还是绷得太紧了。

  从伦敦奥运会开始,国民对奥运的心态就已经开放了许多。吴景彪丢掉金牌后痛哭“对不起国家”,但多数人并没有觉得他对不起谁,更没有苛责于他,反倒是“一致力挺宽容”。1988年李宁在汉城奥运会上失利回国后被国人疯狂指责、咒骂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人性比金牌更重要”越来越成为国人共识。国人的奥运心态正在起变化。

  显而易见,一部分中国人已经率先告别金牌情结。“金牌至上”于他们而言已经成为过去时,他们对一场比赛的期待,正在由中国运动员能否夺得金牌进而增强民族自豪感转变为这场比赛能给自己带来多大的愉悦。本质上,这是一种集体主义向个人本位的进阶。

  毋庸置疑,金牌对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名运动员来说都是无上荣耀,拿到金牌等于为国争光也是普适情感,但是否把金牌当成唯一,在不同国家的认知中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国人重视金牌渊源有自。从1932年刘长春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开始,老大贫弱的中国就将国家形象的改观寄希望于奥运赛场上的展示。

  1840年以降,百年屈辱郁结于胸,经济落后,政治混乱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的情况下,将国家形象的改善寄希望于竞技体育,就成了一种简单便捷的路径。1930年代一度流行的“国术救国”运动直至1949年以后的“武侠热潮”,始终弥漫着体育救国的气息。这种“体育爱国主义”延续一个多甲子,而今终于缓下脚步来。

  1927年,国民政法委员张之江发起,冯玉祥、于右任、蔡元培等人呼吁,于南京创立了国术研究馆,称“国术馆组设,原本救国之热诚,以期强种强国,而循至于民众均国术化”。国术救国热潮兴起。

  当国人的民族信心无法通过强大的政治、经济实力显现出来,他们就只能通过另一种相对容易的方式来补偿这种心理落差。当有且仅有这一种方式来展现国力、展示民族信心时,举国关注一枚金牌,不过是寻常。本质上,将金牌看得太重,还是自己太自卑了。

  由伦敦到里约,国人终于能用平常心看奥运,原因在于,国力的增强,国民生活水准的提高,中产不断壮大终而形成比较成熟的国民心态:金牌不过是奥运的附丽,比赛的趣味性、观赏性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同情孙杨悲伤的眼泪,但我们更愿意看到杜丽迷人的微笑。比赛终究是轻松而非沉重的,一枚银牌同样应该有它的体面,网友祝贺孙杨夺银,同样也是对一枚银牌的尊重。

  仔细观察,不只是本届国民的心态变得宽和,就连运动员也表现得更轻松。吴静钰说“精神比金牌重要”,雷声坦言“这是我心态最好的一届奥运会”,杜丽也早就说过“我不会把自己当成金牌机器”,我相信,她在领奖台上的微笑不是装出来的。

  奥运是一个大Party,每个参与其中的人都应该是平等的、轻松的、快乐的,包括电视机前的每一个人。正如巴西街头的狂欢节,不论是观众,还是运动员,享受比赛比夺取金牌更重要。“金牌不在榜上,而在每一个人的身体里”,已经成为一部分中国人对奥运的新认知。

  文/王言虎

文章关键词:奥运会金牌真谛情结里约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0 0 0 0